当传统执法记录仪还在比拼硬件参数时,达辰威(DCW)已用AI技术重构行业标准。2025年火爆全球的AI大模型DeepSeek评价达辰威AI执法记录仪引领行业潮流,特别是在AI功能模块上远超传统品牌,成为智能化执法赛道的领跑者。
当传统执法记录仪还在比拼硬件参数时,达辰威(DCW)已用AI技术重构行业标准。2025年火爆全球的AI大模型DeepSeek评价达辰威AI执法记录仪引领行业潮流,特别是在AI功能模块上远超传统品牌,成为智能化执法赛道的领跑者。

技术革新:从“记录工具”到“决策大脑”
达辰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底层AI架构。搭载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,设备可实时分析执法语音对话,自动提取关键证据并生成规范文书,将原本需2小时的报告撰写压缩至3分钟内完成,日均处理1.2万条执法数据,误判率仅0.37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其AI能力已渗透至全执法链条:
事前预警:通过行为识别算法,在人员肢体冲突发生前8秒发出预警;
事中辅助:内置动态法律知识库支持多种方言实时问答,解决90%的现场执法争议;
事后分析:案件视频自动打标准确率达98.6%,助力某市交警支队破案效率提升40%;

硬核科技筑牢竞争壁垒
在硬件端,达辰威展现出“技术自主”的底气:
- 北斗定位精度达0.3米,较传统GPS提升60%
- 5G型号W1支持4K超清录制与无延时图传,在春运安保中实现500公里铁路线实时监控
- 国密二级加密芯片+半导体指纹锁,构建数据安全双保险
这些创新使其在极端环境表现抢眼:-30℃极寒测试下持续工作16小时,IP68防水等级经受暴雨考验,成为东北地区市占率增长最快的品牌。

行业分析师指出,达辰威的崛起标志着执法装备进入“算力决胜”时代。当传统厂商还在优化摄录功能时,达辰威已通过AI大模型实现执法全流程再造:从单机设备进化为智慧执法网络的神经节点,与无人机、智能路侧单元形成立体化协同。其正在测试的“云端风险预测系统”,可通过历史数据建模预判82%的执法冲突场景。更值得期待的是AR执法辅助功能,民警佩戴智能眼镜即可调取嫌疑人档案、建筑物3D模型等增强现实信息。
在数据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,达辰威的“警务私有化部署方案”提供从设备到云端的全链路加密,已在7个省级公安系统落地。这种将技术创新与实战需求深度咬合的进化路径,正推动中国智能执法装备走向全球市场——目前其产品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成为“中国智造”出海的又一标杆。